《民法典》第490条规定,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,自当事人均签名、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。这意味着,一般情况下,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签字、盖章或按指印才能成立。
合同的内容:书面合同通常会详细记载各方的权利义务,这些内容是后期各方履行合同情况和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。因此,确保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合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。
二、一方签字合同的效力问题
无法确认协商一致:如果合同只有一方签字,无法确认合同内容是否经过各方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。这种情况下,合同可能被视为未成立或无效。
特殊情况下的判断:尽管合同只有一方签字,但在某些情况下,合同仍可能被视为有效。例如,一方未签字但已履行合同主要义务,如买房合同中的一方未签字但已支付房款,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合同的有效性。
三、法院对一方签字合同的处理
实际履行原则:法院在审理案件时,会考虑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。如果一方虽未签字,但已经按照合同内容履行了主要义务,且对方接受了履行,法院可能会认定合同有效。
诚实信用原则:法院还会依据诚实信用原则,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行为意图、交易习惯等因素,来判断合同的有效性。
四、签订合同的建议
双方当事人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,确保合同内容合法、公平,并充分表达了双方的真实意愿。
尽量在合同上完成双方的签字、盖章或按指印,以避免因合同效力问题而引发的纠纷。
©2022-2023上海市三方律师事务所
沪ICP备20019542号-1
全国热线:4007805805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界广场浦东南路855号2层2A-2-2室
杭州市上城区新业路288号来福士广场T2写字楼11层